English

家族背后的文化精神

2000-05-1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近代以来,一些“文化名门世家”卓然而起,以其在文化学术方面的活动、成就、特色或影响领一时之风骚。同时,这些“文化名门世家”也对社会政治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文化名门世家丛书》选择了这样一些文化名门世家,以独特的角度完成对近代历史一个侧面的切入。这套丛书要出四册,分别为:《新会梁氏——梁启超家族的文化史》、《义宁陈氏——从陈宝箴到陈寅恪》、《常熟翁氏——状元门第帝师世家》、《德清俞氏——俞樾俞陛云俞平伯》。笔者在书店见到了只是其中的三本,关于义宁陈氏的家族传奇还未得睹。捧读之余,第一感觉是本书避免了一般史学著作艰深枯燥的弊病,尽管主编黄兴涛先生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各分册作者也都是专业的史学工作者。

罗检秋先生的《新会梁氏》一书先于其他各卷出版,可以说是丛书的先声。作者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他当然明白前人说的一句话,那是说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部梁启超的传记超过了《梁启超年谱长编》。作者选择考察梁家的历史,一方面可以说是从全新角度立论,另一方面是否也有有意避开与《年谱长编》竞争的境地呢?无论怎样,这部梁启超的家族历史可以看作是作为家庭的一份子的梁启超的评传。中国文化相对于西方,颇多家族主义色彩。家族是个人成长的起点,也是社会生活的中心。举凡国家的政治、法律、宗教、伦理等,无不渗透着家族主义的因素。《大学》提出的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正是这种文化作用于士人的体现。齐家,是事功的起点。然而,真正做好修身、齐家的古今能几?梁启超一生渴望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而为此奋斗终身。他的治国、平天下的道路道阻且长。失意之下,他转而将治国之梦寄托于文化启蒙,并将人生感悟润泽在子女身上。他把众多的子女培养成有益于社会的学者、专家,造就了令人瞩目的文化世家。梁启超出身寒微,自谓不过“中国极南之一岛民”,而能成一代之绝业,名垂于青史。他的文章影响了中国的命运。从他这一代开始,家中人材鼎盛,如梁启勋、梁启雄、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梁思庄等,莫不在自己的领域做出卓越的成就。从学术思想史的角度看,梁家本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罗检秋先生以梁启超为中心,从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中评析梁家学者的人生历程、学术成就和思想探索,把梁家这个纯粹以学术文化事业为中心的名门世家兴起、发展的生动历程和典型意义展示给读者。全书有述有评,从述评并重的体例当中,读者不难领会作者的史识。因此,把罗检秋的这部书看作是梁启超在“齐家”方面的评传应当是恰当的。

德清俞氏的几代人中,俞樾是清代著名学者,朴学大师,著有《春在堂全书》五百卷,把经学推向了最后的高峰。俞陛云则是清光绪戊戌年探花、诗人,于古文也有精深研究。俞平伯则是五四以来我国著名文学家,在新诗、散文、旧体诗词以及“红学”研究上都有杰出成就。俞氏世家可谓是典型的诗礼传家。本书作者是俞平伯先生的子媳,对俞氏几代人有着较多的了解,并根据先人遗留下来的书籍、日记、书信以及各种手稿资料撰成。故本书所记侧重“述”而非“评”,书中的许多情况都是鲜为人知的。

清末政局动荡,国势陵夷,而翁同龠禾以帝师之尊,在其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翁氏家族数代功名,可谓簪缨世家。自翁心存始,父子入阁拜相,同为帝师;叔侄联魁,状元及第;三子公卿,四世翰苑,功名如此之盛,即求诸整个科举时代,亦未多觏。尤其难能的是,翁氏一门四世都能在八股时文之外,勤研经世学问,匡时救国,对晚清政治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因此,谢俊美先生的这部书更多地侧重社会,这是《常熟翁氏》在写作上不同于上述两部著作的地方。

当然,遗憾也并非没有。笔者每读历史传记,总是不免感慨其语言太过平实。这部丛书也给了我同样的感觉。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大手笔的史学家和史学著作出现。或许这是笔者永远无法实现的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